2008年9月26日星期五

最近那些我想写写的电影

 
 
1. The Life Before Her Eyes
 
 
(美国版海报,我觉得很不好看)
 

一个奇怪的英文名,使得它的中文名也不好翻译。就叫它《眼前的生活》吧。

去年冬天我被它的(先行)预告片迷住了,美不胜收的画面与流转动听的音乐配合得如此默契,我来来回回看了好多遍。后来终于看到了全片,发现画面与音乐竟然真是如斯充满魅力,完全没有让我失望;而剧情,也让我若有所思。虽然它有漏洞,行进得也缓慢,但是结局却足够让我心怀感触,生出无可奈何的慨叹。而且妙的是,它可以做两种方式理解,而且每一种,都(大致)讲得通,更会引出不同的感伤。

除去剧情,这部电影让我难忘还有那些色彩斑斓的娇艳花朵,如花朵般灿烂的青春年华,那片整齐树立在青葱草地上洁白耀眼的小小十字架,以及在结局揭晓后那一种莫名的凄美。从绚烂盛放的片头开始,到最后影片结束,“花”一直是一个很重要的元素,也难怪本片原名叫“In Bloom”(盛放);而许久未闻的詹姆斯·霍纳配乐,也惊喜的浮现在耳旁。霍纳很适合这样的配乐,美丽忧伤又源远流长,不得不说是整片的亮点之一。

两位主角,乌玛·瑟曼与伊万·雷切尔·伍德的表演也很棒。特别是后者,青春靓丽充满活力,也真实的展现出了那些青春期的不羁,迷茫,苦恼,歇斯底里,与绝望。

当然看完全片,也就能理解这个有些奇怪的片名了。“眼前的生活”……?对……

My Rating:   7/10
 
(美国版海报2,我很满意) 
 
(韩国版海报,还是用的原名“In Bloom”,很好看) 

剧情简介:

随着大学校园枪击案15周年纪念日日趋临近,戴安对自己貌似完美的生活,甚至自己的理智日生疑问。因为在那场惨剧中,曾经最好的朋友为救她而失去了生命。随着如今的戴安对过去越来越无法释怀和年轻的戴安越来越接近那致命的一天,一个秘密也渐渐浮出水面……

先行预告:
 
 
 
 

2. Wicker Park
 
(美国版海报,很庸俗的使用情欲作为卖点……) 
 
(韩国版海报,设计要妙得多) 
 

我高中时非常想看的一部电影,因为它的剧情介绍已经故弄玄虚到一种境界了,试想,女友突然神秘的人间蒸发,两年后当你终于忘记她开始新生活,却有一个和她几乎一模一样的女人与你产生交集:同样的香水,同样的鞋码,同样的喜好,而且更要命的是她似乎和消失了的女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于是我就一直心怀观看本片的愿望,好多年过去了,仍然充满期待。然而,我的期待却完全落空了。是的,我失望,很失望。

本来以为这样的剧情,可以讲出好曲折好阴险好最后一刻抖出巨大包袱的故事,比如前女友是来利用男主角的啦,或者说后来出现的女孩其实把前女友杀掉了啊,或者前女友只是男主角想象出来的啊,或者…… 结果本片只是一部完完全全的纯情片,纯得不得了,而且还只是个最简单的三(或者四)角恋故事罢了。

而且故事结束得很仓促,虽然结局那个漫长的慢动作配抒情歌曲的“圆满”镜头把它显得似乎很圆满。可我看到这里却再也忍不住叹气了。其实这个故事本来也许不会留下如此烂的印象,但是很遗憾它和我自己导演的那出差太多了。

本片与我的惟一收获,就是发现The Scientist (by Coldpaly)很好听。还有,我以后要慎看这些好多年前就念念不忘的电影了,它们还是活在我的记忆里才美好。

My Rating:   3.5/10
 
 

3. Scoop 
 
(美国版海报,好看) 
 
(法国版海报,也好看) 
 
  
(韩国版,设计得就像是浪漫爱情喜剧…… 但是设计得好看啊,很好看!) 
 
 
《独家新闻》也是我一直想看而没有看的影片,但是它却合乎我的预期,甚至还有不少小惊喜。

不要被它的海报迷惑,这真的是一部很荒诞很有喜感的影片,我看得乐呵呵的。从一直阴魂不散的记者(竟然是伊安·迈克肖演的,一听他的声音我就想起《功夫熊猫》里的雪豹了),到胸大无脑,很傻很天真,还自以为聪明的女大学生,到口吃得让人忍无可忍的魔术师,还有那个风度翩翩,也自作聪明的贵族公子,他们之间的小火花绽放了不少。总之这个故事很简单,人物关系很明了,大家都很傻(伍迪·艾伦扮演的口吃魔术师还有着让人想抽他的魅力,注意他的动作,语言,还有那些该死的小魔术吧),最后编织出一个世界很美好的电影。

不过《独家新闻》作为伍迪·艾伦的喜剧,还是不够好的。而且整片我看来很像是玩票,也许是他拍完《赛末点》后的修整吧。当然女主角还是他的斯佳丽·琼安森;而男主角是休·杰克曼。(!!!)

不要想太多,静心来享受一下,你会在傻乎乎又认真的一群人中找到开心的。

My Rating:   6/10
 
 

4. Far From Heaven
 
(美国版海报,还是不错) 
 
(韩国版#1,很美#1) 
 
(韩国版#2,很美#2) 
 

《远离天堂》同样是我一直就想看的电影,从高中起就想看。但是直到我大学买了碟,还是一直没看。前天终于看了,感受只有一个字:Marvelous !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它都是趋于完美的;剧情有点“50年代绝望主妇”的感觉,关于中产阶级的故事讲得触动人心;它不但还原出当时的社会与人们的心态,而且以主角的经历发散开来,暗示整个时代,还有那些闪闪发光的小细节,让我觉得绝望而又真实;音乐从一开始就抓住了我的心,很好听,也很与剧情相映生辉;服装也让人时光倒流,中产阶级的富足与风度徐徐展开,他们暗潮汹涌的真实自我也在雅致的服饰,优雅的举止,彬彬有礼的容颜下蠢蠢欲动;还有摄影,摄影!太美了,太美了!葱翠的住宅后园,落叶曼舞的台阶,散曼阳光的树林,深秋的黄叶,一切似乎都有了生命,烘托着这个令人唏嘘的故事从圆满走向崩溃,从希望走向绝望,从心怀感触走向寂寞落幕,从高潮走向那个必然,无可奈何,无法更改的无言结局。

而很巧的是,看完后一查,发现这片入围了当年奥斯卡的“最佳原创剧本”、“最佳摄影”、“最佳配乐”与“最佳女主角”。

朱利安·摩尔的表演是点睛之笔。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看到一个演员,可以演得这么好了。她的隐忍与希望,还有那段似有似无的情愫,都被丝丝入扣地展示出来,从她充满关爱的热切眼神,绝望的眼帘下垂,或者微微一动的嘴角,强忍委屈的谎言,或者释放的大哭,期待的问讯,或者那无言的分别与默默的离开。我甚至要开始思考2002年的奥斯卡最佳女主颁给妮可·基德曼是否真是正确的;要是她没在《时时刻刻》里扮丑,没有成为深受同情的“被抛弃妻子”,也许朱利安·摩尔就能拿到早就该收获的奥斯卡了吧?

两位男配角也很出色,不过丹尼斯·海斯伯特扮演的黑人园丁比丹尼斯·奎德扮演的老公要更出彩一些,一来因为老公这个角色不如园丁丰富立体,二来奎德能发挥演技的场合不如海斯伯特多,难度也不如他深。

那些天堂般的日子,也会在瞬间崩溃;即使用尽力气弥补,得来的也只是一个繁华散尽的结局;这是命运的戏弄,也是那时社会的现实。它能为你创造出天堂般的生活,也能用那所谓的社会价值摧毁它。《远离天堂》是我近期看过最好的电影,我很喜欢。

My Rating:   8.5/10 

没有评论: